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请您关注 冲鸭生活

冲鸭生活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扫码登录

使用验证码登录

手机号码,快捷登录

搜索
热搜: 拼车 相册 生活
查看: 165|回复: 0

专家:不是所有人都能选择暂缓就业

[复制链接]

121

主题

167

帖子

4471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28Rank: 28Rank: 28Rank: 28

积分
4471
发表于 2023-7-31 16:27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10秒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冲鸭生活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数据显示,6月份,青年失业率为21.3%,连续第三个月创下新高。




青年失业率连续攀升之时,“全职儿女”横空出世。究竟是一种新型职业,还是“啃老”的新说法?这备受热议的背后,折射着当前年轻人就业的现实困境。




为何青年失业率高、就业压力还将持续多久、如何看待“全职儿女”现象、又该如何提升年轻人的就业质量?对于上述问题,国务院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首批专家、南京大学就业质量研究中心主任方长春在“有识”栏目进行了解答。




谈青年失业率高:就业压力或将持续一段时间




问:为何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,是短期压力还是长期挑战?




方长春:目前既有总量性,也有结构性的问题。总量性问题指的是,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导致的就业需求的减弱,而另一方面新增劳动力——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供给规模则持续增加(今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已达1158万),供需两方面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青年就业压力。结构性问题指的是,劳动力供需失配带来的就业问题,一方面有些人找不到工作,另外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。结构性问题近年来一直存在,而就当前的青年就业形势而言,总量性问题更为突出。




经济运行状况是决定就业状况的根本,所以,要促进就业,提振经济是关键,特别是提振民营经济。民营企业吸纳了八成以上的城镇就业、九成的新增就业。近期发布的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,提出了诸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,希望这些措施有助于提振经济、扩大就业。




青年就业仍然存在压力,这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青年就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,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要求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。




谈“全职儿女”现象: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选择暂缓就业




问:如何看待“全职儿女”现象?




方长春:有网友开玩笑地说:家里每月请保姆、阿姨需要支付五、六千元。自己找不到工作,不如回家为家人服务,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各给一千块,一个月拿四千块,还包吃住,似乎比在外打工还强;而父母不用请保姆、阿姨,还可以节省一点费用。这或许是“全职儿女”的一种写照吧。




但在我看来,“全职儿女”也好,“躺平”也好,总体而言是人们面临就业压力时的一种感叹、一种自我解嘲。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或选择“躺平”。确实,现在部分青年选择“慢就业”或者暂缓就业、选择gap一年,然后再选择考公、考编,或者考研等等。对一些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而言,有条件可以这样去做,去缓一缓。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选择暂缓就业。那些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年轻人,他们如何“躺平”?如何“啃老”?还有一些来自农村的青年,他们甚至可能因为读大学而使得家庭背负债务,找不到工作对他们而言,其后果可想而知。这些青年的就业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。




当前,地方政府、各地高校也都很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,并着力去解决。例如进入暑期以来,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,各地人社部门已出台诸多措施,对他们进行重点帮扶,甚至是点对点的帮扶。




谈提升就业质量:建立并完善高校人才培养反馈机制




问:有种现象引起大众关注,即原本学会计、学经济等专业的大学生,毕业后去送外卖、送快递。这种情况是否是就业质量低、劳动价值低的体现?




方长春:这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时候,“两个轮子”“三个轮子”“四个轮子”,即所谓外卖、快递、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,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,并确实解决了一些人的谋生问题。但也要注意的是,年轻人,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过早过久地处在技能要求低、甚至无技能要求的就业岗位,则有可能遭受“去技能化”的风险,而“去技能化”不仅意味着他们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,甚至也使得他们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被劳动力市场抛弃的风险。




本科生、甚至研究生涌向外卖、快递等行业,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有关,当然也和大学的专业设置、知识体系等有关,换言之,与大学的人才培养不当有关。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存在着总量持续扩张,而结构优化不足的问题。近年来,扩招带来了高校毕业生规模化的增长,但是人才结构上却没有优化,这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。




在我看来,学校应该根据毕业走上社会之后的表现调整专业设置、课程体系、知识体系,以及学历设置等。也就是说,高校应该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。目前,尽管一些地方已经有了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回访与调查,但是还未形成一个完善、有效的高校人才反馈机制。




当然,从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的角度来看,不仅高校有责任,劳动者个体及其用人单位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。企业培养或在岗培训等,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的作用不容忽视。而对毕业生个体而言,不能指望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辈子都够用,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。




来源:百度财经   综合金融界



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冲鸭职选,职位你选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